误差不超过2毫米!湖南95后“砌墙匠”一把泥刀“砌”上世界舞台
工作的地方按量计费,邹彬仍然追求完美,只要觉得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会推倒从新来过。这个在旁人看着有些“傻”的行为从始至终保持到了现在,成为“工匠精神”的萌芽。
凭借勤学苦练的过硬本领,邹彬用一把泥刀“砌”上世界大舞台。2015年8月作为中国唯一砌筑选手,赴巴西参加享有“青年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并获优胜奖,实现中国在这一项目奖项上“零的突破”。
近日,在湖南省职业教育大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技术能手邹彬作代表发言。
16岁那年,邹彬跟着父亲到建筑施工工地学砌墙,成为全省百万“工匠湘军”的一员,他对作品的完成度有着近乎严苛的追求。
“当时,谁砌得砖越多工资就越高,可我就有点‘犟’,做什么都追求完美。”只要他觉得不美观,就会推倒重来,“工友们都笑我傻,但我自己却一点也不觉得。”
在工地上,邹彬和过水泥、挑过灰浆、搬过砖头,虽然年纪最小,力气也小,但从不偷懒。砌墙时,他喜欢反复推敲后再动手,一不满意就推倒重来;稍有空闲时,就去老师傅们那里帮忙,借机会交流经验;遇上问题时,我喜欢不断琢磨,增进个人技艺。
或许是因为喜欢“较线平方米的墙,别人可能要用上一天时间,而邹彬半天就可以砌完;规定要求平整度误差是8毫米,而他却能控制在2毫米范围。
随着砌筑技术越好,承接高难度的活也慢慢变得多,邹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建筑几何、图形测算等专业相关知识的缺乏可能直接影响作品的美观、砌筑的质量。
“是职业教育弥补了我的不足,在学校里,老师专门给我‘开小灶’”,通过学习,他掌握了各类高新技术、先进设备、新型工艺,老师们还为他量身编制各种顺口溜,加强记忆和理解。
2014年,邹彬参加中建五局技能比赛,拿下砌筑组第一名,随后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国家集训队。一年的强化训练,他在“砌了检查,查完就拆、拆了又砌”的反复训练中,磨练了意志和技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了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突破。
作为“‘小砌匠’邹彬创新工作室”(现更名为“邹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为湖南、江西等地多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解决质量管控难题,邹彬所在团队2020年获国家专利授权25项,制作样板156个、讲解256次。并参与指导湖南省直、常德、娄底等地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及数次企业千人大型观摩会,帮助公司20000多名建筑工人提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