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栋6层楼房倒塌:到手没有几年钱花了房塌了
4月29日中午,多名网友反映,湖南长沙医学院后一街的一栋楼房突然倒塌。一名医学院学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倒塌的楼在校外的民房,里面还有几家商户,中午12点出头,她下课后原本想到该楼一层的一家餐馆吃麻辣烫,但因为附近有人去世摆了灵堂,她没去,刚进学校时就听到一声巨响,赶到现场就看到楼已经塌了,现场尘土飞扬。“这栋楼里有饭店和网吧,楼上可能还有人租住。
”据该学生拍摄的现场照片显示,该楼塌了之后,废墟堆到两层高,侧面未倒塌的楼房也有部分受损。旁边有人搭设了灵堂。另据网友上个月在某地图应用软件上传的该楼照片显示,该楼共6层,一层有一家麻辣烫、一家饮料店,二楼还有一家餐厅,楼内还有旅馆。据附近学生提供的现场照片显示,已有被困人员被救出。29日下午,长沙望城区应急管理局一名在现场进行救援调度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目前现场正在开展救援,人员被困和伤亡情况暂不清楚。
现场视频显示,一栋建筑垮塌,现场有大量的沙尘。此前街景图片显示,该建筑共6层,有商铺、餐馆等在楼内开设。视频显示,目前6层楼房已完全垮塌,仅剩部分楼梯残骸可见。 29日下午,极目新闻联系上一名伤者,他开的旅店就在垮塌楼房隔壁。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因为隔壁楼房的垮塌也牵连到他旅店所在的楼,他所在楼房也受损,事故中他腰部受伤,目前正在医院治疗。
这栋楼梯倒塌时,附近的居民表示听到了巨响,并且有震感。从目击者在现场拍摄到的画面来看,倒塌楼房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灰尘,停在附近的汽车上落满了灰尘。事发时,有一名男子疑似从事故现场逃出来,他的身上、脸部沾满灰尘。 这栋六层楼房几乎是完全垮掉,原先的六层,倒塌之后,变得只有两层楼高。整个楼房垮成碎块,堆叠在一起,只能辨认出原先六楼顶部的金属栏杆和雨棚。目前,已经有伤者被救出,并被送往长沙医学院救治。
此次长沙这栋楼房倒塌的原因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调查分析。楼房倒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有的可能是人为违规改建导致的,也有的可能是一开始建造时因为偷工减料等原因就留下了安全风险隐患,还有可能是自然问题造成的。
这栋楼有门市、餐馆、私人影院、台球厅,最顶上还有自住用房。 首先底层商铺的改造概率很高。之前有泉州防疫宾馆钢结构突然坍塌的事故,直接缘由是里面在做改造。 因为商家就像租户,人来人走很常见,每个商家有不同的需求,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很也许会出现多次拆改的情况。 做设计最恶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接别人的半拉图纸。更不要说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小楼,改来改去,就是一笔糊涂账。
台球厅和影院这两种功能是需要大跨度空间的。结构的跨度,对于砖混预制板的老房子来说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我们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以前砖混预制板老房子的室内是什么画风。居民楼、办公楼、职工宿舍的房间一般有多大。让你在里面开台球厅、电影院,你能开吗? 开不了,因为房间太小。房间太小是因为楼板是预制的,预制的楼板有多长,房间的跨度就有多大。 至于说预制楼板多大个儿,稍微上点年纪的兄弟们回想一下小时候工地旁边堆的那种带圆孔的水泥板子,就那么大。 所以台球厅、影院能出现在这种结构及形式的房子里就他妈离谱。
我觉得应该是改造过。 不是不能改,但是代价很大、风险很高、必须非常谨慎。 台球厅、影院上面是宾馆。宾馆的房间不会很大,毕竟要有隔墙。那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这些墙体是踩在一个大跨度预制板上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楼有很大的可能性存在“竖向构件不连续”,属于转换结构。也就是有几率存在承重墙没有落地的情况。 这还没完,六层以上是自住用房。请问,你们见过的老砖混预制板的居民楼最高有几层? 7层。 好嘛,您这个6层才开始自住,然后还继续往上盖。再往上盖就变“高层建筑”了。
各大城市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中,这种自建房屋多如牛毛。 这些自建房屋的特点——没有规划审批,没有工程许可,没有设计、没有图纸、没有监理、没有验收,结构、防火给排水强弱电基本统统不合格。 违法违规之处数不胜数,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城中村中的违规建设长期得不到监管,也无从谈什么安全保障。 城中村集体和城市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负责,短期内根本看不到解决的希望,所以这不是第一个——你们忘了之前塌了的隔离酒店么?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农村自建房的安全问题一直存在,属于那种重要不紧急的事,而整改起来成本过高,方方面面涉及的人和事太多,比如有的人家就是没钱翻修,那住宅加固的钱谁出?谁出得起?如果政府出钱做住宅加固,然后房子再出工程问题的话,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另外监管也很难做,农村要盖了房子才能娶媳妇,本来十几万能盖好的房子,如果严格按规范要求用料(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成本变成二十几万,那彩礼怎么办?
所以农民自建房为了省钱,常常会出现该做的构造措施不做(如砌体结构缺乏圈梁、构造柱等),该加钢筋的地方少用或不用,然后留下安全风险隐患。如果农村自建房一开始就没按照规范建造,过了几年又在原基础上改造,不塌只能算命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开始进城务工,从90年代末开始,挣到了钱回老家盖房,更愿意把钱花在增强居住体验的面子工程上,对结构安全肯定是缺乏认知的;
现在这批房子的寿命大多数都到了20年,当年省下结构的钱,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了。建议农民兄弟重视一下房子的安全性,如果是用预制板搭建的,那就找专业技术人员来看看房子,能做圈梁的做个圈梁加固。 二十年前盖房为了省钱,留下的安全风险隐患,到了今天,可能就要拿命还了。聚仙饭店的惨事,这次是发生在山西襄汾,未来有可能发生在广袤大地的每一个地方。
从现场视频可见,该建筑属于村民自建房,砖混结构,预制空心楼板,而且楼板内只有一层直径6或8mm的钢筋。 这一类预制板建筑的安全性能比较差,尤其是未作构造措施的预制板在汶川地震时被称为“棺材板”,其实不适宜在预制板上承受较大载重。如果像新闻中这样擅自在上面加盖,改变其使用功能,非常容易导致安全事故。而且以前盖房子,预制板只是搭在砖墙上,中间缺乏拉结,也没有做现浇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导致住宅的整体性很差。一旦砖墙侧移(地震或受侧向力),楼板便会由于缺乏支撑而垮塌。
然而,农村自建房的安全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得不到重视的问题。城市的商品楼房由于涉及到公众人身安全,故都经过相对专业的设计、施工和审查流程。但在广大农村由于“皇权不下县”,在建设领域一直缺乏有效的上级监管。 农村的自建房一般是农民自己出资,指定建筑样式,然后请乡下的建筑队施工。 虽然市面上已有一系列的农村自建房参考图集,但一方面乡下建筑队缺乏资质和合规施工的能力,很多甚至连结构施工图(不是建筑施工图)都看不懂;
另一方面农民们既没有对建筑安全性的要求意识和判断能力,也不愿在前期设计流程上多付出成本。这导致乡下的自建房质量良莠不齐,很多地方都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等),经常是该做的构造措施不做(如砌体结构缺乏圈梁、构造柱等),该多用钢筋的地方不用。笔者就曾见有自建房楼板用20mm直径钢筋100mm间距双向拉通,而构造柱只用四根直径8mm的钢筋,甚至有用木梁作门窗过梁的情况。 人们在建房时常常有一个误区,就是过于关注房屋的样式外观,却忽略房屋内里的结构构造,这往往留下长久的安全隐患。
其实房屋中那些看不到的深处细节才是关乎安全可靠的部位,对于建筑有些倾斜、开裂等小问题还能提前发现,但像新闻中这种突然垮塌则是难以预料的。 盖房子是一门技术活,并不是靠门外汉单凭经验就能盖得好的。尤其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砌几堵砖墙再在上面加个屋盖就是房子的时代,村民们也有高品质的居住需求,现在很多自建房要大开间不设柱、悬挑、多层、梁上柱、复杂面层等需求,传统施工队并不一定能完全应付。 其实很多时候,找专业技术人员虽然可能会多付出一些佣金,但却更可能实现把钢用在刀刃上,从而减小总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隐患的建筑,到了故障爆发期。(我称之为建筑老龄化)。注意,建筑老龄化并不是说时间很久。狗的寿命是十几年,人的寿命能达到八九十年,狗到了十年就是老龄化,人到了六十岁也是老龄化。 有隐患的建筑(隐患可能来自监管漏洞,偷工减料,违规改建,私改私建)的寿命,可能是十年就到了故障爆发期,也就是它的老龄化到了。 而我的文章普及的关键就是,我们现在的房子,大多数建造的时期,都是在“监管不健全,制度、标准规范不健全,安全约束不到位”的时期建造起来的,所以中间会有很多隐患。而目前来看,这些早期的隐患到了爆发期。
私人改建的,可能隐患就更多,所以最先爆发。因此近两年。福建泉州,江苏,山西的饭店、酒店等等的倒塌,都是这个逻辑。—— 基于这个逻辑,我们就得到以下推论: 房子会老化,房子终会折旧,房子和汽车一样,是消耗品,最后会报废。尤其是国内的房子 ,恐怕支撑不了持续的升值了,因为一旦报废了,那就一文不值了。所以买二手房,务必考虑折旧问题,不然到手没有几年,钱花了,房塌了,不值得。
去南方旅游,就是秦岭淮河以南,沿途看到过很多这样的房子,当时就很不理解,多危险啊! 我们这的土豪要盖顶天也就四层别墅,还是十几米大开间那种,钢筋水泥可劲造。 普通人就是二层小楼,多了不敢盖,主管部门也不会批准,偷着盖了还会被夷为平地。想炫富就去买商品房,很少在自建房上这么作死的! 而且南方这样的自建多为砖混,没有上下圈梁,墙还特别薄,还喜欢贴瓷砖弄一些严重超过建筑承载能力的装饰物。实在没办法理解,这钱花在设计图纸和钢筋水泥上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