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最得意的十大美式武器
在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战士们虽然打得很艰苦,但凭借团结一心、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在战场上也是节节胜利,在与联合军作战的同时,还缴获了不少在当时比较先进的美式武器,其中大约有十个型号是志愿军最得意的,那下面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M1型81毫米迫击炮在30年代期间装备美军,全炮由方形坐板、支架和炮管三个部分所组成,全炮重量61.5公斤,可发射81毫米纵火弹、人员杀伤弹和烟幕弹等,最大射程3000米,高低射界+40度~+85度,最快射速每分钟大约15~20发左右。
M1型迫击炮曾在二战期间被美军普遍的使用,与此同时,也被亚洲战场的国军装备,基本上每个美械步兵营当中都会配备2~3门,在二战结束后,M1型迫击炮继续投入朝鲜战场使用,在前线上的志愿军也缴获过不少M1型81毫米迫击炮,由于体型小巧,简单易操作,精度高的特点深受战士们的信赖。
也叫“汤姆逊”或者“汤米”冲锋枪,其初代型号早在1919年就已经研制成功,进入20年代开始投产,在发展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M1921型、M1923型、M1927型、M1928型、M1928A1型以及M1930型等,在二战期间,汤普森系列冲锋枪也被美军大量采用,尤其是M1928A1型最多,基本上每个步兵班当中都会有一两支,发射0.45英寸手枪弹,可使用30发弹匣或者大容量弹鼓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大约720发左右,也正是因为射速快,火力猛的特点,在战场上深受美军及同盟军队的喜爱。
但由于汤普森冲锋枪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为了进一步缩减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在M1928A1型的原基础,又衍生出更简易的汤普森M1和汤普森M1A1型,在整个二战期间,军用型的汤普森冲锋枪大约生产了140万支左右,直到1945年才停止生产。
进入50年代的朝鲜战场,汤普森M1A1型仍是美军的主力冲锋枪,志愿军在战场上缴获后,随同苏制PPSh-41等冲锋枪一同配发给前线部队使用,也是因汤普森火力猛的特点,成为志愿军战士最得意的美式武器之一。
提到“卡宾枪”就能让人联想到美军大名鼎鼎的M1系列,没错,M1系列卡宾枪因为后坐力小,便于控制的特点,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很喜欢使用,但M1和后期M2的变体,M3型卡宾枪在当时更是“稀罕物件”。
M3不仅仅继承了M1系列短小紧凑的特点,还可像M2卡宾枪那样使用30发长弹匣供弹,而且本质上也是在M2卡宾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包括口径、弹药和基本框架都是一样的,发射7.62x33毫米弹药,但取消了M2的全自动功能,只可半自动射击,其实M3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一个红外线瞄准镜,和现代枪械的瞄准镜对比确实显得硕大,但这样的设备在50年代可算得上是高科技。
本质上M3是在1944年开发的一种“夜间近战狙击步枪系统”,在实验期间叫做T3或者T120卡宾枪,到了1945年8月,经过完善后正式命名为M3型卡宾枪,在使用时需要射手背着额外的电池箱,通过电线给枪上的红外线瞄准镜供电,同时还增加了一个握把,不仅仅能用来控制射击,而握把里面含有瞄准镜的开关装置,所以说也能起到方便开关瞄准镜的作用,为了减小枪口的火光,在战斗时可以为其安装和加兰德M1D型狙击步枪类似的“喇叭形”M3式高效消焰器。
但M3卡宾枪的产量很低,从1944年到1945年二战结束,仅生产了2100支左右,在二战期间只有少量在战场上试用过,而正式列装是在朝鲜战场上,当年志愿军缴获M3卡宾枪时,看到古怪的红外线瞄准镜,还有电线连接的电池盒,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新型武器,但经过研究弄清楚了该枪的用途后,随即投入战场使用,凭借M3卡宾枪出色的夜战能力,也深受志愿军的喜爱。
志愿军炮兵部队除了装备苏制火炮外,在战场上所缴获的美制火炮也编入部队使用,比如性能最好、技术最成熟的M2A1型105毫米榴弹炮,这个型号是二战美军炮兵的主力,曾在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上都曾发挥出很大的作用,能兼容各类105毫米的弹种,比如纵火弹、烟幕弹、化学弹、高爆弹和榴霰弹等,最大射程11.55公里,每分钟最快射速2~4发。
而且M2A1也叫“轻型榴弹炮”,相比其他超过100毫米口径的火炮,M2A1显得更轻,全重只有2.26吨,通常用中型轮式卡车就可拖拽,虽然在战争后期志愿军已经装备了苏制122毫米和152毫米的榴弹炮,但缴获的M2A1型重量轻,精度高,也编入部队使用。
M1A1型榴弹炮美军在1942年装备,其前身是一战时期的M1918型155毫米榴弹炮,二战期间M1A1型榴弹炮装备美军步兵师的重炮营当中,每个营大约配备12门,专门用来支援步兵作战,该炮的威力巨大,光炮弹重量就有44公斤,能足以摧毁混凝土和钢筋修建的工事,射程能达到14.6公里,当年在太平洋战场上,更是让躲在土木工事里的日军吃尽了苦头。
M1A1虽然威力大,但作为重炮重量也比较高,战斗全重大约7吨左右,需要用6X6重型卡车才能拖拽,在朝鲜战场上溃败的美军,如果只有少数多的卡车,在撤离时一般会选择遗弃重炮,在志愿军缴获后,能运走的运走,能拆的就拆,带不走的全部销毁,当时在战场上志愿军也凭借美制M1A1榴弹炮的远射程、大威力,击毁了不少联合军的坦克、防御工事和炮兵阵地等,M1A1在战士们眼里也是最好使的“美国货”。
“巴祖卡”火箭筒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是二战美军打坦克、克碉堡的“神器”,尤其是在太平战场上,对付日军的“薄皮儿”坦克更是绰绰有余,但随着巴祖卡M1和M1A1型的一直在改进,二战结束后,又研制出了口径更大,穿甲能力更强的M20型“超级巴祖卡”火箭筒,能匹配更多的弹种,射程也变得更远。
在朝鲜战场上M20火箭筒继续被联合军采用,为了使其具有更强的反步兵能力,还专门配备一种白磷弹药,志愿军在战场上也缴获过M20“超级巴祖卡”,一般多数用于对抗联合军的各类坦克或者装甲车辆,用过的战士都觉得这“洋玩意儿”挺厉害,打坦克不需要再依靠炸药包,而在百十来米的距离上就能击毁坦克,后来我们也根据M20的技术,仿制出了51式火箭筒,也投入到朝鲜战场上使用。
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的卡车都以苏联的嘎斯-51/63和吉斯-150型为主,不过在战场上也缴获过美军及联合军装备的通用CCKW-352/353型卡车,这种型号在二战期间也是盟军的主力,也更是四五十年代最优秀的军用卡车之一。
具备6X6驱动,越野能力强,通过性好,而且马力大,载重量高,比当时的苏联卡车更优越,所以志愿军缴获后,将没有损坏或者能修复的CCKW-352/353型卡车编入运输部队接着使用,其出色的性能也深受汽车兵的信赖,无论是在后方运输物资,还是在炮兵部队牵引火炮,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最喜欢的美制重机枪就是勃朗宁M1919A4型,此型号是二战美军的主力机枪之一,有的步兵携带,有的安放在装甲车或者坦克上,A4型的最大特点就是重量轻,将三脚架和机枪算在一起重量只有18千克,构造也最简单,作战时能够迅速拆卸或部署,发射7.62x63毫米斯普林费尔德步枪弹,使用弹链和弹药盒供弹,每分钟射速大约450~500发,有效射程1000米左右。
M1919A4相比志愿军早期使用的水冷式马克沁轻了许多,而后期接收苏联援助的SG43“郭留诺夫”重机枪也没有M1919A4轻,而光轮式枪架的重量就有26公斤,机枪自身也有13公斤,加起来接近40公斤,假如没有汽车或者骡马运输的话,就需要分解成多个部分来人力运输,但这会影响部署时间和作战效率,所以M1919A4在志愿军当中,比其他重机枪都有着不错的口碑,但缴获毕竟是缴获的,不像制式武器那样有后续的弹药保障,所以在当时的主力依旧是苏制机枪。
M18是美军在1944年底装备的一种连级反坦克武器,虽然长得像火箭筒,但无后坐力炮的炮管内部带有膛线,与火箭筒的平滑发射管是不同的,火炮尾部带有开孔的炮闩,可以排出一部分火药燃气,以便平衡后坐力,战斗时可肩扛或者安装在三脚支架上,并配备一个2.8倍光学瞄准镜,最大射程能达到4000米,也不仅仅能用来对付坦克装甲车等目标,也能有效的对付防御工事、地堡和建筑等。
在战场中,志愿军将缴获的M18型57毫米无后坐力炮也配发给连级单位使用,经常在用来对付坦克、装甲车或者补给站等,这种武器在当时的作用很大,后来根据M18仿制出了52式无后坐力炮。
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在上世纪30年代末期就开始装备美军,进入二战成为各兵种的主要武器,发射7.62x63毫米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使用8发弹夹供弹,每当打到最后一发子弹时,会发出“叮”的一声将弹夹从枪膛中弹出来,这个声音也是加兰德步枪的一大特点。
进入50年代朝鲜战争,M1加兰德步枪依旧是美军步兵的主力,自然在战场上也有许多加兰德被志愿军缴获,正是因为半自动发射的这个特点,深受志愿军的喜爱,还因为射速比栓动式步枪快和能上8发子弹的特点,为此还给M1加兰德起了“八粒快”和“大八粒”等绰号。
那以上就是当年志愿军最得意的十大美式武器,如文中存在哪些错误或者不足,还有望大家多多指点改进,想要知道更多相关联的内容,请记得关注,下期继续为大家更新。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