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不能跑敢于大和决雌雄我就是水泥战列舰
(温馨提示:本文约6400字,配图45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今日出入菲律宾马尼拉湾的船只都会在海湾入口处看到一座奇怪的小岛,它没有自然岛屿曲折崎岖的轮廓,反而十分方正规则,远远望去似乎是一艘船的模样,靠近才发现这座岛根本就是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更让人惊奇的是岛上还有两座锈迹斑斑的炮塔!其实,在很多年前这里的确是一座真正的岛,它的名字是埃尔弗赖莱岛,但在一个世纪前美国陆军工兵部队彻底改变了这座岛的面貌,将其修建成一座新颖奇特的海岸炮台,取名为德拉姆堡,而外界更加熟悉它的绰号“水泥战列舰”。这座形似战舰的炮台在太平洋战争中经历了严酷的战火考验,始终岿然不动,比真正的钢铁战舰更加坚如磐石。本文将为您揭示这艘“水泥战列舰”的传奇。
■ 今日从近距离观看埃尔弗赖莱岛的德拉姆堡炮台,它曾经以“水泥战列舰”闻名于世。
1898年,国势日盛的美利坚合众国终于抡起大棒,要在瓜分世界的宴席上向旧大陆的列强们强分一杯羹,衰落已久的西班牙沦为扬基佬的手下败将。通过美西战争,美国收获了丰厚的红利,在西半球夺取了古巴,在东半球吞并了菲律宾,而后者更是美国在远东地区扩张势力的前哨阵地。
开疆拓土之后自然要守护疆土,美西战争结束后,当时由威廉·塔夫脱担任主席的美国防御工程委员会提出建议,在古巴及菲律宾的重要港口和战略要地兴建大规模的海岸防御设施,获得批准。在这项庞大的岸防工程建造计划中,菲律宾的马尼拉湾和苏比克湾是美军重点设防的区域。从1902年开始,美国陆海军工程部队在上述地区大兴土木,耗费十余年时间精心修建了一系列在当时堪称现代化的防御设施,构成了一个由海岸炮台、水雷场和观通场站构成的岸防体系。按照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制定的橙色计划,一旦菲律宾遭到攻击,马尼拉湾的岸防堡垒要坚守6个月,等待本土援军的抵达。
■ 马尼拉湾口的防御布局,美军在科雷吉多尔岛、卡巴罗岛、埃尔弗赖莱岛和卡拉宝岛修建了海岸炮台。
在马尼拉湾口分布着多座岛屿,其中最大的科雷吉多尔岛将湾口分为北海峡和南海峡两条水道。美军选择4座岛屿进行设防,科雷吉多尔岛的工事顶级规模,而埃尔弗赖莱岛面积最小,却成为整个防御体系中最独特和最强大的岸防要塞。埃尔弗赖莱岛位于南海峡南侧,向南距离甲米地海岸约3.25公里,北距科雷吉多尔岛约9.5公里,与其说是一座岛屿,其实更像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礁石。在美军最初的防御计划中,准备在岛上修建一座水雷控制站兼水雷储备库,用于控制横贯海峡的遥控水雷阵,后来考虑到南海峡宽度较大,需要较强的封锁火力,于是改建为海岸炮台。
埃尔弗赖莱岛炮台堪称是军事工程学上极富创意的奇葩之作,也是美国陆军历史上最不寻常的海岸防御工事。炮台于1909年4月动工,工程以推平小岛开始,美军工程兵用爆破、挖掘等方式将突兀嶙峋的埃尔弗赖莱岛整个夷平,使其海拔高度近乎归零,然后以岛屿为地基用混凝土浇筑起一座精心设计、厚重坚固的现代化堡垒,其造型酷似一艘战舰,在堡垒顶部呈阶梯状安装两座装甲炮塔,每座炮塔内配置两门重型岸炮。在初始设计中,炮台计划安装4门305毫米岸炮,后来在陆军部的干预下升级为4门356毫米岸炮,此外还在炮台两侧配置了4门152毫米岸炮,炮塔侧面及顶部的混凝土厚度在6~11米之间。
■ 这张摄于1909年9月照片展示了炮台工程的最初阶段,埃尔弗赖莱岛正被美军工兵逐步推平。可见岛上搭建了临时房屋,供实施工程人员休息。
■ 这张照片展示了埃尔弗赖莱岛炮台工程后期,356毫米岸炮炮塔的基座部件被吊装到炮位上,整个工程持续了近10年时间。
炮台的主体工程大约耗时5年,此后花费数年时间完善设施,直到1918年才正式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并以理查德·德拉姆准将的名字命名为德拉姆堡。德拉姆将军曾参加过美墨战争、印第安战争和美国内战,在1880年至1889年间任陆军副总司令,在炮台动工同年去世,美国陆军的命名之举是为了纪念这位已故领导人。
德拉姆堡在设计上不同于美军以往任何一种海岸炮台,在20世纪初比较流行的炮台样式是采用隐显式露天炮位,而德拉姆堡在构造上显然汲取了海军战舰的设计要素,采用全封闭混凝土结构和旋转装甲炮塔,极大提高了防护力和生存性,尤其在日后对抗空中威胁时比传统炮台更有优势。
德拉姆堡的平面形状接近于菱形,坐东朝西,比较尖削的西端朝向外海,形似舰首,较为平钝的东端朝向湾内,即为舰尾,在炮台南侧修建有低矮的码头,便于船舶停靠。炮台全长110米,最大宽度44米,炮台顶部(不含炮塔)距离低潮线米。炮台内部与战舰类似,分为3~4层空间,每层都配置了不同的设施。炮台底层为燃料库和蓄水库,其最低点低于海平面约1.8米。第二层配置了356毫米岸炮弹药库、火控指挥所和发电机间。第三层可以可以称为主甲板,设置了152毫米岸炮弹药库、居住区、食堂、储藏室及其他生活设施。炮台东半部比西半部高一层空间,主要作为兵营使用。有必要注意一下的,位于炮台东部的发电机间占用了两层空间,内装大功率发电机组,确保整座炮台的电力供应。上述内部空间都被厚重的钢筋混凝土包裹起来,炮台侧壁的厚度达7.6~11米,顶部厚度也达到6.1米,其防御力远高于任何一艘真正的战舰,免疫于当时任意口径的炮弹,而且这种防御优势一直持续到二战时期,完全可以称为坚不可摧。炮台内储备的物资可以支撑240名官兵坚守数月。
■ 这幅立体剖面图更直观地展示了德拉姆堡炮台的内部结构,右下图显示了各个炮位的射界。
■ 20世纪30年代的德拉姆堡炮台,相比20年代的状态,炮台顶部的木制营房逐步扩大,从远处观察酷似一艘战舰。
炮台西部呈阶梯结构,前部平台比后部平台低2.7米,两座双联装炮塔沿炮台中心轴线前后布置,分别置于上下平台上,呈背负式布局。位置较低的前炮塔拥有230度的射界,位置较高的后炮塔则有360度的全向射界。估计很多人会以为德拉姆堡的两座双联装356毫米重炮是从美国海军战列舰的主炮塔移植过来的,但真实的情况是它们纯粹是为陆军打造的重型岸炮。德拉姆堡配备的是356毫米M1909型岸炮,该炮为356毫米M1907型岸炮的改进型,身管倍径40倍,炮身重量63.16吨,炮管长度14.7米,采用螺式炮闩和分装式弹药,穿甲弹重量750公斤,初速680米/秒,最大仰角15度,俯角仅为0.09度,最大射程为17600米,足以覆盖整个马尼拉湾口。
■ 制造完成的356毫米M1909型岸炮在被运往远东前,在本土的桑迪胡克靶场进行试射的留影。
■ 从炮台后方的火控塔高处俯拍的356毫米岸炮群,照片左侧还能看到一门76毫米高射炮。
与M1909型岸炮搭配的M1909型炮塔也是专门设计的,由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制造,炮塔重量964吨,其结构与舰炮炮塔相似,通过环形座圈安放在炮台基座上,其内部结构贯通至炮台底层,由上至下分为五层,分别为战斗室、上部输弹室、动力间、下部输弹室和基座。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457毫米,侧面装甲为356毫米,顶部装甲为152毫米,相比后来美军标准战列舰采用的356毫米主炮塔,M1909型炮塔具有相同的正面装甲,而侧面及顶部装甲更厚,毕竟岸炮炮塔不必像舰炮炮塔那样严格考虑吨位分配。美军按照惯例为两座主炮塔取名,前炮塔为马歇尔炮台,后炮塔为威尔逊炮台。除了德拉姆堡之外,M1909型炮塔式岸炮没安装在其他任何炮台上。
■ 德拉姆堡前部的马歇尔炮台在进行射击训练,其射程可以覆盖整个马尼拉湾口。
在炮台两侧还安装了4门炮廓式岸炮,每侧2门,采用双层炮廓,2门火炮上下布局,火炮型号为152毫米M1908型岸炮,安装在M1910型基座式炮座上,炮身重量8.67吨,炮身长度7.88米,身管倍径50倍,采用螺式炮闩和分装式弹药,穿甲弹重量48公斤,高爆弹重量41公斤,初速790米/秒,火炮最大仰角15度,最大射程14850米,射界为120度。152毫米岸炮主要作为356毫米岸炮的补充火力,攻击靠近炮台的敌舰,并驱逐敌方扫雷舰艇,保护附近的水雷场。两座炮廓也各有命名,北侧炮廓为麦克雷炮台,南侧炮廓为罗伯特炮台。德拉姆堡的356毫米岸炮和152毫米岸炮均在1916年安装到位。此外,在炮台顶部两侧还设有2座露天炮位,安装2门76毫米M1917型高射炮,作为防空火力,此外在炮台东端预留了第三处炮位,以便在战时强化炮台后方的火力。
■ 今日德拉姆堡南侧罗伯特炮台炮廓的残迹,还遗留着一门152毫米岸炮的炮管。
在威尔逊炮台正后方建有一座高18米的三层火控塔,其造型与当时美国海军战列舰独具特色的笼式舰桅非常相似,上面配置了探照灯和测距仪,为炮台提供目标指示,另外在炮台顶部还预留了应急火控站的位置。炮塔式主炮、炮廓式副炮、笼式火控塔,所有这些都显露出世纪之初美式战列舰的设计风格,德拉姆堡也由此获得了“水泥战列舰”的雅号,而且深深根植在岛屿上的炮台拥有无与伦比的防御力,是一艘永不沉没的战舰。
■ 威尔逊炮台的正面特写,可见炮台后部高耸的笼式火控塔,与美国战列舰特有的笼式舰桅非常相似。
■ 1910年服役的“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该舰是美国海军第一艘无畏舰和第一艘采用笼式舰桅的战列舰。
在德拉姆堡建成时,它是整个马尼拉湾岸防体系中最坚固和最令人畏惧的堡垒,相对于多采用露天炮位配置的其他炮台,德拉姆堡的防御是全面的,其独特的外形也颇具威慑力。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航空兵的迅速发展使得老式海岸炮台在空中威胁下迅速落伍,但对德拉姆堡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因为任何航空炸弹都对其坚硬的身躯无可奈何,从这一点看其设计颇具前瞻性。
■ 20世纪30年代从东南方向拍摄的德拉姆堡,在火控塔后方是用于吊运物资的起重臂和临时蓄水罐。
在建成后二十年间,德拉姆堡一直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没有正真获得实战机会。在和平时期,炮台顶部增建了数栋木制双层营房,供官兵日常居住。尽管炮台内设有完善的通风设备,但在终年高温的热带,谁也不想老呆在不见天日的水泥壳子里。
■ 本图显示了1935年时德拉姆堡炮台顶部的场景,背景中可见木制营房,士兵仅穿着短裤在户外活动。
平静岁月终将结束,战火峥嵘必将到来。1941年12月8日,在日军机动部队奇袭珍珠港的同时,从台湾起飞的日军攻击机群也一举摧毁了美军部署在菲律宾的航空力量,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两天后,日军先头部队在吕宋岛西北海岸登陆,由本间雅晴中将指挥的日军第14军主力则在12月22日登陆仁牙因,以马尼拉为目标展开大规模地面攻势。由麦克阿瑟上将指挥的美菲联军迫于压力,只能收缩战线,集中兵力固守马尼拉湾北侧的巴丹半岛。12月25日,麦克阿瑟将司令部转移到科雷吉多尔岛,力图依托坚固的岸防要塞固守待援。
随着战争爆发,德拉姆堡在服役生涯中首次进入真正的战备状态。就在开战前夕炮台刚刚完成换防,美军第59海岸炮兵团E连的200多名官兵移防到此,他们上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拆除木制营房,为威尔逊炮台扫清射界。精于情报刺探的日军应该早对马尼拉湾的防御知道,因此没有冒失地将舰队开到湾口向炮台发起挑战,而美军堡垒遭遇的首次攻击来自空中。从1941年12月29日至1942年1月6日,日军对马尼拉湾口各岛屿实施了猛烈空袭,德拉姆堡在1月2日受到了重点攻击。总体来说,坚固的海岸炮台在空袭中损伤较轻,但其他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至于德拉姆堡则完全无视日军的炸弹。日军也意识到效果不佳,暂停了空袭行动。
■ 1942年初飞越科雷吉多尔岛的日军轰炸机群,美军海岸炮台最初遭遇的攻击来自空中。
1942年1月12日,美军将1门76毫米M1906型岸炮由别处转移到德拉姆堡,安装在炮台东端的预备炮位上,以掩护相对脆弱的“舰尾”,随即被命名为霍伊尔炮台。次日,在新炮台的水泥基座尚未完全干透,火炮未经校准的情况下,这门76毫米岸炮就向一艘靠近的汽船开火射击,这是二战期间美军岸炮首次向敌方目标展开攻击。这艘汽船被日军征用,试图对德拉姆堡进行近距离侦察,寻找防御弱点。
■ 这是驻菲律宾的第91海岸炮兵团的一座火控指挥所内景,可见操作手都是菲律宾人。德拉姆堡炮台的火控指挥所与此类似。左图是第59海岸炮兵团团徽。
1月底,美军收到情报,在内陆地区有日军炮兵部队进行调动。2月5日,来自南面甲米地海岸的隆隆炮声证实了上述情报,当天日军重炮兵第8联队开始对包括德拉姆堡在内的美军炮台实施炮击战。在作战首日,日军调集4门105毫米加农炮和2门150毫米榴弹炮集中轰击德拉姆堡,尽管命中超过100余发,也不过在厚重的混凝土墙上留下一个个浅坑而已,对炮台内部设施难伤分毫。部分美军岸炮展开还击,这中间还包括德拉姆堡的356毫米重炮,但是美军缺乏前沿观察哨,无法准确定位日军炮兵阵地和修正弹着,加上岸炮配用的炮弹多是针对舰船的穿甲弹,不适合攻击陆地目标,因此空有威力却难以压制日军炮火。
■ 日本陆军装备的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是二战时期日军主力重型野战炮,射程为11.9公里。
日军的炮击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2月底,但是常规的野战火炮显然无力摧毁岸炮堡垒,于是日军暂停炮击,并重新部署兵力。3月15日,日军重炮兵第1联队的10门240毫米重榴弹炮投入了炮击,这种火炮是日军陆军手里威力最强的攻城重炮,炮弹重量达200公斤,对美军炮台构成威胁,相对暴露的炮台遭到损伤,德拉姆堡的火控塔遭到破坏,76毫米高射炮失去了战斗力,罗伯特炮台的1门152毫米炮及炮廓受损,但356毫米岸炮的装甲炮塔顶住了所有攻击,仍可继续战斗。幸运的是,日军重炮于3月22日向巴丹半岛转移,炮击暂停,美军岸炮部队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抓紧时间修复损伤火炮并加固工事。
■ 日本陆军装备的四五式240毫米重榴弹炮,是日军为了攻克堡垒而设计的攻城重炮,最大射程14公里。
4月9日,驻巴丹半岛的美菲军队投降,困守在孤立岛屿上的美军处境更加绝望。很快日军调整部署,对美军炮台恢复炮击。从4月12日开始,日军集中116门火炮从巴丹半岛和甲米地两地南北夹击科雷吉多尔岛及其他岛屿,同时伴以持续空袭,日军通过有计划的反复轰击软化美军防御。这场火焰风暴肆虐了长达三周,并在5月初达到高潮,给美军炮台造成了广泛的伤害,大部分炮台都丧失作用,而依然坚挺的少数重炮中就包括德拉姆堡的4门356毫米岸炮。5月5日夜间,日军分两波向科雷吉多尔岛发动两栖登陆,其中第二波日军在月光下暴露,残存的美军火炮立即展开拦截射击,德拉姆堡的356毫米炮终于得到了发威的机会,轰沉多艘驳船,给日军造成不小的伤亡,但最终没办法阻止日军上岸。
■ 正在射击的日军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在科雷吉多尔岛战役后期,日军集中了上百门火炮对美军炮台进行了持续炮击。
5月6日,科雷吉多尔岛陷落,其余各岛的美军也随之投降。德拉姆堡的356毫米岸炮直到科雷吉多岛投降前5分钟仍在射击,炮台官兵在日军到来前破坏了所有火炮,但没时间销毁弹药,约200发356毫米炮弹、4200发152毫米炮弹和400发76毫米炮弹被日军缴获。在1942年菲律宾战役期间,这艘“水泥战列舰”是美军最活跃的作战单位。尽管实际作用有限,但在四个多月时间里,德拉姆炮台经受了来自陆地和空中的猛烈攻击,始终屹立不倒,4门356毫米岸炮也从始至终坚持战斗,炮台守军仅有5人受伤,无人阵亡,充分证明了炮台防御设计的优越性。
■ 1942年5月6日,科雷吉多尔岛的美菲军人向日军投降,德拉姆堡于次日被日军占领,其火炮已经被守军事先破坏。
德拉姆堡陷落时,除了火炮被破坏外,其内部设施基本保持完整,日军没理由不加以利用。他们强迫美军战俘修复了罗伯特炮台和麦克雷炮台的152毫米炮,但是没有合适的设备和配件用于修复356毫米岸炮,只能让其保持原状,当作迷惑对手的假目标。
1945年初,美军反攻吕宋岛。马尼拉湾口诸岛上的美军旧炮台均被日军当作抵抗据点,派兵驻守,其中部署在德拉姆堡的日军守备队有65人。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这些日军是超级战列舰“武藏”号的幸存者,他们在战舰沉没时获救,滞留在菲律宾,被当作步兵派来守卫这艘不能动的“水泥战列舰”。
■ 1945年2月,美军对飞机德拉姆堡进行空袭的现场照片,可见炸弹直接命中炮台顶部,激起大团烟雾,但实际破坏效果微乎其微。
1945年2月初,美军开始对马尼拉湾诸岛展开清剿作战,这次行动持了两个半月,而异常坚固的德拉姆堡被排在进攻目标清单的末尾。在发动正面进攻前,美军飞机和战舰对德拉姆堡实施了火力打击,然而正如三年前日军的遭遇一样,无论炸弹还是舰炮都啃不动这个混凝土乌龟壳,现在轮到美军为自己的防御杰作感到头疼了。尽管德拉姆堡的日军守备队已经无路可逃,但他们拒不投降,使用迫击炮和轻武器向靠近的美军舰船开火。
■ 1945年4月,遭到美军反复攻击后的德拉姆堡伤痕累累,但内部依然保持完好。
德拉姆堡四周都垂直墙壁,唯一的进出口是炮台东部一个隐蔽的通道,已经被日军从内部封闭,这给美军的攻击造成极大的困难。经过研究,美军决定采用之前攻克其他日军堡垒时使用的灌油火攻战术。为了可以登上炮台顶部,LSM-51号登陆艇进行了特别改装,在舰桥上搭建了一座吊桥式跳板,其高度可以直达炮台顶部,同时舰上还加装油罐和输油设备,担负进攻任务的是美军第38步兵师第151步兵团第2营的一支突击队,总共68人。
■ 1945年4月13日,担负进攻任务的LSM-51号登陆艇靠近德拉姆堡炮台,美军突击队员从舰桥上搭建的吊桥冲上炮台顶部,可以观察到炮台侧壁上的累累弹痕和的钢筋。
4月13日上午,LSM-51和LCI-547号登陆艇运载突击队靠近德拉姆堡。美军以密集射击压制日军的抵抗火力,随后LSM-51停靠在炮台西南侧,突击队员通过吊桥成功登上炮台顶部。步兵封闭了通往炮台内部的通风口,仅留下一个用于灌油。工兵把输油管拖到炮台上,插入通风口,登陆艇随即启动油泵,将3000加仑(约合11340升)由柴油和汽油混合而成的燃料灌入炮台内,并放入270公斤TNT和定时装置,引爆时间设定在30分钟后。10时,突击队从炮台撤离,登陆艇开到安全距离以外。半小时后,堡垒内部发生了爆炸,但厚重的混凝土墙隔绝了大部分爆炸声,以至于从外面观察不到任何破坏效果。就在美军军官们失望地聚在一起准备另谋新策时,10时45分,炮台内部发生了第二次更为剧烈的爆炸,一股巨大的烟柱夹着火焰从炮台顶部冲天而起,沉重的钢制防爆门和数不清的混凝土碎块被抛到数百米的空中,飞溅的残骸散落在炮台周边方圆1公里的海面上。现在美军可以确认目标已被摧毁。
■ 在威尔逊炮台周围警戒的美军士兵,对比他们的身材,356毫米岸炮炮塔相当硕大。
■ 美军工兵将输油管从登陆艇拉上炮台顶部,准备为顽固的日本人举办一场“烧烤盛宴”。
■ 1945年4月13日10时45分,德拉姆堡内部发生大爆炸。巨大的烟柱直冲云霄,大量的残骸坠落在周围的海面上,溅起大片浪花。
在大爆炸之后,德拉姆堡又在烈焰中煎熬了两天,爆炸声不断从内部传来,直到4月18日美军才最终登上炮台。通过一定的调查美军认定,在最初的爆炸后燃烧的燃油引爆了麦克雷炮台的弹药库,从而最终毁灭了整座炮台,弹药库顶部被炸开了一个宽4.5米、长6米的裂口,而内部设施均被彻底破坏,在残骸中美军找到了65具已成焦炭的尸体。
战争结束后,已经化为废墟的德拉姆堡被世人遗忘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拉姆堡成为废旧金属收购商的目标,经常有人偷偷进入,搜集金属残骸倒卖获利,这种活动甚至持续到21世纪初。2009年,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炮台顶部安装了一座无人操纵灯塔,为进出马尼拉湾的船只引航。科雷吉多尔岛的美军旧炮台后来被改建为旅游景点,而德拉姆堡却没有这样的待遇,到今天都没有对开外放,也没有正真获得修缮和开发,只能孤独地守望在马尼拉湾口,追忆着昔日的辉煌和磨难。
■ 1983年,“新泽西”号战列舰从德拉姆堡旁边驶过,一艘真正的战列舰与“水泥战列舰”的奇妙合影。
■ 德拉姆堡上威尔逊炮台的正面特写,两根炮管已经从炮位上脱落,坠入炮塔内部,注意其正面相当光洁,非常完整。
■ 从后部拍摄的马歇尔炮台特写,可见炮塔背面留有弹痕,但整座炮塔外壳依然保存完好。
■ 一些历史爱好者在对德拉姆堡进行当地考验查证时,在炮台深处发现了残留的356毫米穿甲弹。
■ 某海战模拟网游将德拉姆堡引入游戏,在电脑上再现了“水泥战列舰”的风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