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街这样打造营商环境

发表时间: 2024-10-18 作者: kaiyun体育下载官网

  上世纪90年代,作为社区配套商业,沿街骑楼的一层几乎都有商户。居民则从2层户外平台进入楼道。生活在这里不仅交通便捷、购物方便,平日里出行还可以从骑楼穿行,避免了日晒雨淋。然而,由于建成年代较为久远,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各类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2023年,半淞园路街道“一街一路”更新项目启动。“如果说以前是负责灭火的话,现在我们做的是把地基打好。”她说。

  这次改造要求,骑楼沿街横七竖八的空调外机需要统一藏到招牌后的隔栏,确保安全美观。

  然而沟通和听证会上,不少商家直言“我们不需要”,他们怕施工影响生意,更怕改好后房租猛涨。

  街道、居委和商家深入沟通。先以街道老年活动中心等三处作为“样板房”,让商家看到,不仅一分钱不需要出,而且施工规范安全,不打扰正常营业。就这样,第一块“石头”搬掉了。

  至于房租,这条路上店铺的“大房东”大多为国企,街道与“大房东”谈好,基本不涨价。“二房东”“三房东”的市场行为政府无法干预,但“大房东”的态度多少也会产生影响。

  街道的诚意,商家看在眼里,也拿出自己的态度。大富贵餐厅原本用一台5匹的空调,但是外机太大,没法“藏”好,最终餐厅把一台5匹机换成两台3匹机。有一家试营业的餐厅,鼓风机摆放在居民卧室楼下,早上四五点就开起来,影响居民生活。在社区干部的协调下,鼓风机位置外移,加包一层隔音棉,使用也更加注意时间段。

  以往,隔油池的疏通、油烟管道的清理事涉多家店铺,商户个人不知怎么弄。从街道层面看,对接方多且复杂,也难理出头绪。趁着改造的“东风”,工作群拉起来了,19个群成员里不仅包括12家商户,还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主任、物业、市场监管专员、专业疏通和清理的第三方技术企业等。

  去年5月20日,“西凌汇治商居联盟”正式成立。群里各方有啥需求、建议,畅所欲言,响应飞快。

  比如,街道之前要求店铺收起门前遮阳伞,让街面更整洁。一家熟食店在群里“诉苦”:“这几天太阳太毒了,实在晒得吃不消了呀。”街道工作人员回复:“谢谢配合工作,特定时间摆出来遮一下可以,注意整体整洁就好。”

  9月初,商居联盟主席、街边小店店主曹老板在群里发声:“几个志愿者把花坛里的杂草都拔好了,发现景观灯有几处坏了。”群里的街道党工委书记夏凌霞马上现身,艾特相关工作人员跟进。

  这几年一路走来,半淞园路街道一边摸索探路,一边总结经验。传统中,有关部门对街边小店的管理往往是协调矛盾、解决投诉,规定“不能怎样”,比如监督店铺门前卫生,不能随地吐痰,不能乱扔垃圾,不能违规排放油污,不能噪音扰民。而现在从管理转变为治理,倾听需求,激发大家的主动性变得十分重要。

  曹老板就是在这次街道改造中被挖掘出来的“社区能人”。现在他作为整条街的商户代表,把一些共性的问题提出来。问题发在工作群里,街道马上响应。一次、两次,问题都得到解决,商户发现商居联盟工作确实有效率,于是积极性、主动性更高。

  街区治理,人是最重要的。比如曹老板,在这条路上有几家铺子。他真心实意地希望这条路发展得更好。道路半夜清洗油污管道,大夏天的深夜,他主动蹲现场,从晚上8点多,盯到凌晨3点。

  前不久,曹老板要出门旅游,他专门对街道工作人员说:“我走了,家里你们管管好噢!”这个家,就是这条333米长的小路。

  “其实秘诀很简单,就是一句老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夏凌霞说,只是以前的“呼”大家各自分散,比较琐碎,有关部门人力有限,无法一一回应,现在则通过联盟渠道一起提出、一起解决,并形成自治。

  最近几个月,酝酿多时的“西凌烟火守护者”志愿者项目启动——由居民参与巡视街道,发现违规情况,随手拍摄上报。

  每小时服务时间算一个积分。一个积分可以在昕涵食品兑换鸡蛋,两个积分可以在胡记锅贴吃锅贴。

  小区活力老人踊跃报名。与此同时,希望参与“赞助”的商家也慢慢变得多。“我们本有门前三包的责任,但生意忙起来没法顾到。这个志愿者项目对维护门前环境很有帮助。”一位店主说。

  长乐路、南昌路、永康路、绍兴路等地处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颇有“腔调”。近几年,许多小店到了晚上开始经营酒品,情况越来越普遍。

  一头是街边店铺夜经济的活力,一头是居民投诉频繁,怎么办?是否能让经济活力与城市秩序两全其美?

  长乐茂名板块路段酒吧密度情况数据来源:《黄浦区重点区域酒吧业态布局指引》

  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社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说,街道一方面对辖区内的酒吧业态做全面排摸与走访,成立“酒吧业态专管员”队伍,针对每家酒吧的问题,帮助经营者一起想办法解决。

  另一方面采取分级分层的管理制度。比如,对酒吧实施“红黄绿灯”的“三灯”制度:对没有投诉(12345市民投诉、110警情投诉、市民反馈等)的酒吧给予绿灯,减少行政检查频次;对有一定投诉次数的酒吧给予黄灯,实行一定频次的行政检查;而对投诉较多的酒吧“亮红灯”,提出整改要求。

  “如果我们查到酒吧人员密度过高,容易有安全风险隐患,会当场清场。如果酒吧一直亮红灯,我们会考虑让它暂停营业。再比如,占道设摊经营、噪音投诉一个月超过3次的,我们会亮黄灯,督促整改。”陈说。

  同时,街道定期公示亮灯等级及排名,对获评示范单位的酒吧经营主体给予“示范单位”授牌,在活动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区内相关商业专项资金申请、商业项目评选中适当加分。

  最近,街道引导辖区内的酒吧成立了“酒吧行业自律联盟”,内容涵盖了夜间噪声控制、环境卫生、安全等多方面。公安、城管、消防、市场监管等众多职能部门加入微信群,店主有问题能随时提,平日,民警在群内进行普法宣传。

  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峰说,对“白咖夜酒”的治理既有前端的产业规划、区商务委出台的相关导则,也有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梳理。他拿出堪比一本书厚度的材料,上面列满了饮品类店铺适用哪些法律和法规的表格,细致到每一条法规对应哪个部门负责。除此以外还有酒吧“负面清单”、联合巡查小组制度规范等。

  根据调研,以每100米沿街酒吧数量不超过1.5家为适中水平作基准,永康路沿街酒吧密度由治理前的约8家/100米降低到约0.4家/100米,衡山路由治理前的约4.3家/100米降低到约0.6家/100米。

  而长乐茂名板块酒吧密度处于高水平,半径200米范围内拥有38家酒吧。其中,进贤路酒吧密度处于超高水平。

  对于这类街边小店,商居矛盾如何协调,是“最后一公里”的街区营商环境不能回避的问题。城市更新、街区更新、营商环境的打造,最终是为了让周围人有安全感、温暖感、舒适感。

  南昌路前几年也经历了一轮硬件更新改造。未解决沿街店铺不能外摆的难题,有关部门统一改造了一楼沿街小院的栅栏。一楼如果是商户,小院栅栏门较矮,人们走过路过,一眼就能望见院子,相当于店铺有了外摆。一楼如果是居民楼,小院门墙依然做高,以保护居民隐私。

  “没有经济效益的环境改造,没有群众获得感的环境改造,都不会长久。”任伟峰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