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区:文旅赋能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澳头生态文旅产业为抓手,通过机制创新,探索出海洋发展新思路,形成“海洋文化+艺术科创”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吸引了慢慢的变多的人前来观海、听海、品海,夜游渔村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了当地上百位村民转产就业,澳头也成为翔安乡村振兴新地标。
澳头片区位于翔安区金海街道最南端,占地3.39平方公里,由澳头社区与欧厝社区及环境优美的海湾港口组成。早期的澳头只是小渔村、古渡口、海防前线,基础设施配套功能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受限。
“针对澳头片区,翔安区创新‘条块结合’工作联动机制和‘分管区领导+镇街+牵头部门+国企承建’组织协调机制,构建起了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协调融合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金海街道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依托区属国企优质资源,澳头探索市场化开发运营模式,为海洋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发展休闲乡村旅游要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门槛。“文旅小镇以‘中国的海角、世界的澳头’作为战略定位,创造性地挖掘‘三海一侨’渔村文化,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引领转型发展的特色之路。”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指挥部招商运营组组长林志根说。
按照建设国家级中心渔港的战略目标,翔安区以海洋生态产业为依托,以发展实体经济、聚焦核心产业为重点,通过都市渔港产业综合体、海滨休闲观光区、海丝文化艺术区、海洋新兴产业区的产业布局,打造出产业鲜明、文旅融合、生态宜居的渔港特色小镇。
“以文化艺术为引领,翔安区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建设具备极其重大影响力的海洋文化产业基地,推动产业、文化、旅游的深层次地融合。”翔安区发展改革局综合科科长朱景江说,通过“港区+新城”“企业+社区”“建设+运营”的机制创新,推动“产、城、人、文”有机融合和联动发展,推进了海洋文旅、海洋高科、海洋航运三大核心产业协同发展,为澳头发展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澳头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整改治理提升,为文化商业旅游开发奠定了生态产品价值外溢和提升的基础条件。
澳头社区怀远湖是社区中心地带,居民环湖而居。这里餐饮店多,曾经,因为大量油分高的生活垃圾污水直接排进怀远湖中,湖水恶臭熏鼻,行人望而却步。
“2014年,翔安区把怀远湖环境治理当作重点,乡村生活污水通过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改造、隔油池布设等措施,实现污水应收尽收。”澳头社区乡村振兴指导员蒋才兴介绍,怀远湖综合整治实现活水循环,水质彻底改善,恢复了生态调节功能变成“网红”景观湖。
“在环境提升改造的同时,澳头着手发掘保护辖区历史背景和文化建筑,引导业主创意改造,盘活老宅。”翔安区金海街道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澳头以蒋氏小宗和苏氏小宗等闽南古厝为主体,对澳头危房古厝进行托管修缮,改建成村史馆、美食馆、文学馆,变身闽南侨乡在地文化和现代生活美学融合的“综合体”。
“鳌江古渡”“海上丝路”“一带一路”,在澳头村史馆,一幅幅老照片记录着这个渔港的发展史,馆长李丽如数家珍,澳头社区的古厝以艺术客栈和文旅基地的形式重焕光彩,推动了民宿、村史馆、闽侨文史馆发展。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以‘艺术+科技’双轮驱动,促进东西方海洋文化、港城海洋经济、人与海洋自然生态的融合发展。”朱景江表示,澳头将生态资源与中西方艺术主题乡村文化旅游相结合,构建澳头“美术美食”、欧厝“渔港渔歌”艺术特色,将艺术融进村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目前,澳头片区已吸引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厦门爱乐乐团、南音、小螺号等多家艺术机构,美术家及国画家陈春勇、雕塑家陈文令、剪纸艺术家李宝凤等多名艺术家入驻,渔港经济文化区日渐形成。
以古厝为载体构建海港美食侨村,是澳头乡村振兴战略的体现之一。2020年,澳头拍摄“澳头海鲜宣传片”,让海内外直观了解澳头美食文化。
“欧厝以‘渔歌+渔港’的形式打造社区文化,挖掘整合南音特色文化,形成厦门新型文化艺术空间。”据林志根介绍,中国音乐学院和南音界专家打造了一个集教学、演出、创作、交流于一体的跨文化平台,为欧厝社区及南音爱好者提供高水平的南音教学和指导。
此外,澳头少年爱乐乐团、“小螺号”合唱项目也为“渔歌渔港”的特色添彩,推动渔民转产增收和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2016年以来,澳头已吸引入驻15家文化企业、9家主题民宿,成功举办9场文化艺术季活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策划了24场大型国际文化艺术展览,邀请了来自十几个国家的300多位艺术家参加。
文创和传统相结合,不断擦亮澳头文化名片。澳头先后获“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福建省三星级休闲集镇”、第四批2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文化旅游年收入超亿元。生态文旅特色产业的强劲发展,助推昔日老渔村变身乡村振兴新地标。